close

奧爾東的外婆今年82歲

在二次大戰前出生,戰爭結束時是15歲

因為經歷過戰時物資缺乏的年代

所以對戰後挪威的進步與戰前戰後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印象深刻

一次吃晚飯時我煮了一桌家常菜,其中有蕃茄炒蛋所以吃著吃著聊到中西做菜的材料差別

外婆說她現在很喜歡蕃茄

但是戰後生平第一次吃到蕃茄覺得“這是什麼奇怪的東西啊,又不像蔬菜又不像水果,噁!”

我還以為聽錯了,因為這段對話比較簡單所以外婆是用挪威文說的

所以我再問一次“你長到15歲第一次吃蕃茄?”

外婆說“對啊,我15歲以前吃過的水果只有挪威的蘋果跟梨,還有莓果之類的”

我說那蔬菜呢?

外婆說“戰前我們的蔬菜只有馬鈴薯,包心菜,紅蘿蔔,跟大頭菜 (中文學名叫球莖甘藍)”

我說那煮菜放什麼香料呢?外婆說“洋蔥,胡椒跟鹽,就這樣”

“我第一次吃香蕉也是戰後,當時覺得這是人間美味!”

台灣長大的我完全不敢置信,沒有水果對我來說正開心,但是蔬菜種類少的這麼可憐?

沒有菠菜?“我們挪威哪裡長得出來?戰後進口跟溫室栽培才有”

沒有蕃茄?“戰後義大利進口才漸漸多人開始吃”

沒有玉米?洋菇?“挪威太冷長不出來啊”

沒有青蔥?辣椒?連大蒜也沒有?那煮出來的菜不是變化很少?“所以很多人說傳統挪威菜很無趣啊”

那煮菜要用油吧?“挪威傳統用的是油菜花榨的油,橄欖油葵花油都是奢侈品,進口才有”

問完一連串的蔬菜名稱挪威二戰前都沒有,我對外婆發表以下的感想:

所以說雖然我們中國人自有史以來餓的時候比飽的時候多,而你們挪威人在戰時也沒有餓肚子

可是你們有得吃的選項比我們沒得吃的選項少的多,所以我們算是很幸運見過世面的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